
教研工作计划
一、强化管理,规范教研活动。1、重新组建学科教研组和年级备课组,结合各年级各学科教师调整后的实际情况以及课程改革的新进展组建教研组。具体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含生物)、文综(含历史、地理、政治)、综合(含体育、美术、音乐)六个教研组,每组下设学科备课组。成立教学研究室,教研室主任由教导主任兼任,聘任王丰社、栗丽丽、李军太、姬志强、李满富、张秦凯、成学军、王焦雄、樊新生、张云霞、李栓梅、马军社、凌学锋、李学林等教师为兼职教研员。实行领导包组制度。要继续加强对教研员和骨干教师的管理。教研员由学校教研室考核,考核结果入档保存,年度考核上报县教研室,对不称职的教研员要撤换。
2、积极开展“两课一评”工作,让校本教研真正为“有效教学”服务。所谓“二课一评”就是安排一名“十佳教师”和“两位青年教师”在周三上午讲课,要求教研组的所有教师全过程积极参与,听后对三位教师上课情况进行评议,就课堂教学的学生学习方法及高效问题进行探讨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与主张,对教案进行有效的改、删、增。学校领导全程参与,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进一步完善和健全教研制度,加强对校本教研的管理力度,坚持校本教研的“五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主讲人、定内容、定主题),坚持每周一次的学科教研(周三下午4:20—5:50),教研内容与下周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围绕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教研,并在学科教研组开展“我的教育(学)观”活动。提前一周确定人,确定内容,把谈的 ……此处隐藏625个字……己变为超市自选。第二确立实验方案,组织教师按照方案实施。在实验中,要着力抓好“搭建学生自主发展平台行动研究”,“中小学生行为习惯研究”等省市立项课题的研究,适时开展交流、研讨、探索、总结。第三要围绕课改做好课题研究工作,今年我校确定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校级课题开始研究,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切实开展课题研究,转变教师行为,构建合作互动、民主和谐的环境与氛围,教师转变角色,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第四推进有效教学。组织教师学习第四中学、北留中学等校的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交流观摩等形式,总结经验,改进不足,探索各学科有效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
五、提高教师素质,加强队伍建设。
1、要继续抓好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课程改革体现了全新的教育理念,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理论学习,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既是新课程改革有效实施的保证,又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环节。
2、要抓实演课练课和评教创优活动,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进行拉网式听课,即开展每学期一次的公开课教学。之后根据学科组(领导参与)的评议,和领导平时推门听课相结合,将课堂教学能力分为三等:优秀、合格、待合格,待合格的暑期到进修校参加培训。把重点放在“是否用全新教育理念处理了教材,学生是否自主学习”上。
3、继续开展“十佳”教师评选活动,大张旗鼓地评选一批具有较高研究水平,具有良好师德和群众基础,有较高教学质量的中青年“十佳教师”,对他们进行表彰奖励和宣传。
4、制定青年教师培训方案。针对我校年轻教师多,且参加工作时间短的实际情况,分批分阶段培训青年教师,实施“一帮一”结对子工程,迅速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